回應上一篇,有朋友指出香港地少人多、寸金尺土,並不是輕易能夠騰出使用「彩虹傘」的空間,而我的回應,就是建議大家因地制宜。
除了「彩虹傘」,都可以利用常見的場景,例如公園、兒童遊樂場設施等,又或是利用一些小工具如平衡板進行訓練。
至於12至17歲青少年組別,訓練編排時最大的考慮因素是他們的生理變化,正值發育期,他們會在短時間之內增高,骨骼變得高大,肌肉亦因此而變得敏感,柔韌性訓練的需求相對增加。肌肉發展方面,很多青少年只會做掌上壓,因為它是最常見及容易進行的訓練,亦正正這個原因,青少年很容易會有肌肉不平衡的情況出現,常見如「寒背」(學術層面稱之為圓肩);同時又會開始接觸不同的球類活動,進行大量的彈跳動作,下肢肌肉會容易出現過緊的情況。所以以上兩個例子,導師要多加著眼這一點,留意各肌肉群的柔韌性及力量的平衡。相比於幼兒及兒童組別的訓練,指令、顏色、數字等元素大大減少,而開始講究速度、強度及技巧,同時青少年訓練的目標性較強,他們可以更集中及更有目的地進行訓練,尤其是爭取運表現時,因為在這個階段開始會有較多機會接觸如校隊、青年軍等訓練團體。
心理方面,要注意青少年的自尊心較強,有可能因此而較少說話,較被動,所以多人訓練模式會較適合及更容易帶動他們的情緒,例如球類活動,團體活動。此外,因為發育期增加了訓練強度及密度,如剛才所指,柔韌性訓練是方案編排的重要考慮,否則很容易出現肌肉繃緊及疼痛的情況。下一次的《物理自療》會深入講解青少年常見的身體痛症,因為青少年生理上短期內有過度的骨格及肌肉增長,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尤其是膝關節、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