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被中醫「把脈」的經驗,但到底在這數分鐘的「接觸」,中醫是如何判斷我們的身體情況而對症下藥呢?健康的人與病人的脈象又有何差異?首先讓我從脈學的由來說起。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可謂家傳戶曉,但原來他還有一部鮮為人知,同樣對中醫學舉足輕重的著作,它就是《瀕湖脈學》。《瀕湖脈學》是李時珍擷取《內經》、《脈經》等脈學專著的精華,結合自己的臨牀經驗所撰而成,一方面闡述了27種脈象的脈形特點,主治病證,而另一方面則引錄了其名醫父親李言聞的脈學理論,即《四言舉要》。
細心鑽研脈學的內容,再多找真實病人反覆把脈,你會赫然發現幾隻手指頭原來也能令人窺探出身體內部的萬千世界。傳統中醫的脈診,是中醫望、聞、問、切四診中重要的一環,扎實的脈診往往確立診斷,對治病有很大的幫助。有人可能會質疑把脈能有這麼神奇嗎?其實,西醫和中醫一樣重視脈診,只是大家側重觀察和感覺的東西略有不同,西醫把脈診斷往往只常用於心臟病,在其他病種的應用則沒有中醫廣泛。總而言之,中西醫把脈都是為了更準確去診斷病情。
我們中醫最常用「寸口診法」,即是用三隻手指,放在病人左、右手腕的橈動脈上 ( 手腕對上的地方 ),用不同的力度來把脈,對應手指頭下的感覺來判別病人的脈象。左手橈脈「寸」、「關」、「尺」的三個位置,分別反映心、肝和腎的病情,而右手橈脈的則代表肺、脾和命門。
要知道一個人身體出現了甚麼毛病,也必先知道甚麼是正常,這就是中醫診斷學中重視的「知常達變」。「平脈者,平人不病之脈也。 」平脈,又稱常脈,就是說人健康時候的脈,而所謂健康,就是指順應四時、陰陽平衡、五臟安和的時候。平脈脈象從容和緩,不浮不沉,不遲不數,不細不洪,節律均勻,一息脈搏四或五至,每分鐘約60至90下,且應指有力。中醫認為常脈一般從容和緩、節律一致、有神,亦不過快或過慢、脈象有根,沉取有力而柔和。
脈診時單一脈象較少見,多為幾種脈象如「浮數」、「沉遲」、「沉細弦」,「沉細遲濡」等混合並見。脈象必須參考其他診法資料,才能確切地判斷病症,因此診斷學是學習中醫的重要一環,當中包含由淺入深認識脈學診斷的奧秘及其他診斷方法,再配合對中醫基礎理論及中藥方劑的認識,才可有效地使用中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