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急需更多醫院及醫療服務應付人口老化的趨勢,導致公私營醫院及各種醫療機構均渴求護士人才,近年更有挖角潮出現。養和醫院自設護士學校,可為醫院提供足夠人手,並配合各種措施留住人才,包括提供充裕資源為在職護士提供培訓、到外國著名大學交流,並支持護士繼續進修成為註冊護士及專科護士,迎合護理業專業化的發展道路。
隨著本地有新醫院落成,加上多家醫院亦有擴建或擴充服務的計劃,對護士招聘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多。養和醫院護理總監文保蓮表示,現時公私營醫院皆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每間醫院至少有幾百張病牀,需要1,000多名護士才可應付,幾乎是全港每年護士畢業生的總額。」此外,護士是女性主導的行業,惟她們踏入人生另一個階段後,便會將重心由工作轉往家庭,難以繼續輪更工作。「另一方面,業界亦要面對護士退休潮,急需新血補上。」在整個醫療界求才若渴的情況下,養和醫院由於擁有護士學校,每年有約50至80名畢業生,95%以上均可直接在醫院工作,為醫院帶來穩定的人手來源。
鼓勵進修:設海外交流及獎學金
文保蓮指出,醫療發展一日千里,不管是護理技巧、電腦資訊及器材使用亦今非昔比,必須與時並重,才不致大落後,因此院方非常鼓勵護士持續學習,除了資助登記護士考獲註冊護士資格,護士亦可獲劉鑾雄慈善基金資助前往海外進修。「敝院與多間海外知名學府合作,包括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耶魯大學、加州三藩市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及澳洲墨爾本大學,提供工作坊及實習機會,去年就有76名護士參加計劃。」她希望可藉此提升護士的國際視野,有助日後擔當領導階層職位。「增進知識可有更多信心應付工作,亦能改善護理服務,對醫院大有幫助。」
黃綺靈是養和醫院署理二級護理主任,她於2016年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交流,獲院方全費資助。「我可全日跟隨當地護士工作,了解美國的護理工作及電腦資訊設備,使我眼界大開。」黃綺靈指全院每位護士都可申請,不分職級與年資。董海珊自中學畢業後即進入養和護士學校,她指學校有提供生活津貼,可保障學員生活,並有完善的培訓計劃。「登記護士要修讀註冊護士課程的話,可獲全費津貼。」院方亦樂意配合輪更時間,方便護士上課,在外實習時也有薪金,讓護士可更放心自我裝備。
為培育醫護領袖,養和醫院特地與香港理工大學合辦「護理學碩士課程」,為已經擁有學士資格、有志加入護理行業的人士帶來學習機會。「這是一個三年全日制課程,畢業生獲註冊護士資格;由於擁有碩士資格,日後有較多機會晉升成為管理層。」文保蓮表示,由於這是自資課程,為減輕學員負擔,特設獎學金資助,如果成績平均分 ( GPA ) 不少於2.5,可獲25,000元津貼;此外,成績最優異的五位學生,也可獲最多80,000元獎學金。
協助員工減壓
現時護理界爆發挖角潮,文保蓮表示儘管養和醫院的薪酬較高,但醫院作風一向如此,而且院方深信「留人先留心」,同時要有舒適的工作環境,以及合拍的團隊精神,才可留住人才。「我們成立了Village Club,為員工提供各種興趣活動,當中有瑜伽班及義工組,讓員工不必每天只面對生死,能緩和壓力之餘,亦可與其他部門交流,擴闊眼界。」文保蓮指,院方鼓勵員工有平衡的工作與生活,「我們深信,有快樂的員工,才有快樂的病人。」
唯然養和醫院有充足的護士畢業生,但仍須繼續招攬人才。文保蓮說:「護士學校的畢業生為登記護士,受訓三年才可成為註冊護士,因此我們仍要聘請註冊護士以應付所需。」此外,在深切治療部、兒科、初生嬰兒部門及手術室等,也需要專科護士就職。文保蓮希望應徵者除了有護士資格,亦要對病人有關顧的心及願意細心工作。「新入職者不一定要高學歷,可在日後培訓,如有專科的工作經驗就更佳。」
文︰Suki Wong
圖:David Wong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