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剛剛曲終人散,自然有喜亦有悲。大家可有想過,其實數碼營銷的概念,同樣可以應用到政治選舉之上?不如今期就讓我把兩者結合,還有如何透過大數據,協助選舉候選人贏得選票。
數碼營銷的概念,其實是利用不同故事、內容,透過數碼渠道如Facebook、博客甚至電子郵件來說服潛在客戶,挑起他的購買意欲,甚至令他變成顧客。事實上,把數碼營銷應用於選舉工程,也是在做同樣的事,分別只在於政客想要的,並不是顧客口袋的錢,而普羅選民的選票。
自從去年柯文哲借助數碼營銷爭取到首投族及游離選票的支持,贏得台北市長的寶座,本港很多政治人物都開始意識到數碼營銷的重要性。於是,大家紛紛去開Facebook,發放自己的故事。不過無論你是田毛毛也好,是Eric Chan也好,事實上數碼營銷可以做到的遠不止於此,尤其配合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威力可以更上一層樓。
以宣傳政綱為例,數碼營銷的基本做法,就是把政綱轉化為有趣的故事,再透過數碼渠道發放開去。但問題來了:你發表的故事,真的能夠打動選民的心嗎?
或者換個角度說:你的故事與你得到的選票,至少在數碼營銷的概念上是有正面的關連。如果你可以把故事不斷優化,令它更能打動人心,那麼,你不就可以得到更多選票嗎?
在這個命題上,大數據,或者說是數據分析的技巧,就可以派上用場。數據分析員可以分析選民閱讀故事時的行為,理解選民的喜好,從而創造出最能打動最多選民的故事。
例如發放一個故事時,會同時收集選民閱讀得最仔細,或者停留得最久的數據。又可以將兩個只有少許分別,例如只有標題不同的故事同時發放開去,以比較那一條標題可以吸引到更多眼球。當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分析、修改和比較,自然能創作出一個最引人入性的版本,以賺取最多選票。
這方法的另一好處,是能讓候選人更理解選民的需要。候選人的政綱往往十分詳盡,有時實在無法得知,到底哪一條切中選民的心坎,令他投下神聖一票。現在用上數據分析的方法,找出故事與選票之間的關係,自能測出選民最關心的議題。
當然,這方法也有缺點,最明顯的自是所需資源比較多。我們常用的發放渠道如Facebook無法進行如此精密的行為追蹤,故需要建立新的發表平台。但我相信,這些做法將是很大的助力,也是值得的。
至少不用像中出羊子般出動美女群,也能掙到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