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政府提出要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不但引導了城中企業積極採取減碳措施,而各學校校園內的減碳行動亦不甘後人。近年來,許多學校開始引入可再生能源設備如太陽能板等以逐步減少碳排放,然而這只是減碳長跑的第一步,未來學校還有更多空間可以透過創新技術實現減碳,特別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AI),將減碳實踐與教學深度融合。
首先,學校可以利用AI技術與物聯網(IoT)設備相結合,實現更精細化的能源管理。這些系統可以自動收集校內各種設備的數據,如照明、空調、電腦等的用電情況,並對其進行實時分析,有效減少人工記錄的錯誤和時間浪費。同時,AI能夠通過這些數據生成分析報告,讓學校更清楚掌握自己的能源消耗模式,並作出相應的節能決策。
此外,AI還可以提供更多與環保教育相關的創新教學工具。例如,人工智能可分析大量減碳數據,根據學校的需求生成個性化圖表,讓數據得以「視覺化」;AI更可以分析學生對圖表的理解程度,進而優化圖表以提高學習體驗。
AI又可以生成互動式地圖,顯示校內的植物區、天台花園、魚菜共生空間等,甚至可以宏觀展示香港各區的綠化情況,讓學生就此討論可持續性的措施,更容易理解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相關的複雜議題。AI生成的報告還可用於對比分析,例如將學校的碳排放數據與行業的綠色標準作比較,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能源節約的概念。
我們團隊目前研發的「AI智能數據平台」也可以在校園中廣泛應用,該平台的結構思維與GPT-4o異曲同工,能夠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即時回應使用者的查詢。例如,當學生或教師想了解學校某區域的能源消耗狀況時,只需在對話框中說出簡單的問題,系統即時生成相關的報告,無需繁瑣的步驟操作。
這類AI系統,在商業上正為企業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持。企業透過AI系統追蹤其減碳進度,並進行場景預測,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減碳策略,以確保達成中長期目標。而在校園減碳方面,AI系統實在潛力無限,不但有助於推動校園環保,還能成為環保教育中的重要一環,讓學生從小便對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有更深的理解與認知。我深信隨着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將在碳中和的實現過程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