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酒思飯局】到底Buyer點試酒?

最近這個月有很多酒會及展覽,不知道大家參加哪幾個呢?其中有些酒展比較特別,如James Suckling的Great Wine系列,在四季酒店舉行。除了某少數尊貴人士有特別時段,其他業內及公眾人士全部被安排在同一時段,令現場人山人海,萬頭攢動。

香港租金貴、人工高,舉辦如此高質素的展覽是極高難度的。不過若果能分開業界及公眾品酒時段會更好,始終兩者在要求方面有點分別。例如業內人士的展覽,就算很新的紅酒未到適飯期,都未必會在品酒前醒酒。若果以享受角度,醒酒能令酒更開放;但業內人士在工作,也應有能力從酒的濃度及結構等評估一瓶酒的陳年能力及質素。  那麼實際上是如何去推斷的呢?一瓶酒的質素,主要是看酒的複雜度、濃度、平衡、餘韻、風格,另外陳年能力愈高即酒質也愈好。複雜度是指有不同的香氣及味道,如花香、果味、香料味、木桶味、礦物味、陳年風味等味道愈多愈複雜,即是質素愈高。味道的濃度愈高亦愈高質,相反如在採收時下大雨,酒便會較清淡質量也較差。不過單有濃度也未必是好酒,酒要整體平衡。例如一瓶紅酒,果味濃郁但缺乏酸度及單寧。初喝時可能十分吸引,但多喝兩杯便會感到膩。如果只有高酸度及高單寧的結構而沒有味道,酒便感覺尖酸刻薄。長餘韻令人愉悅,是一瓶高質素的葡萄酒的必要條件。

喝清酒的朋友可能認識Kire概念,即極短餘韻,在配搭食物時有點雪葩的意味,可以清除口腔殘留的食物味道,是一種高質清酒的表現。不過這個理念在葡萄酒則不適用。另外要看葡萄酒的風格,每個地區及每個葡萄品種都有其應有的獨特風格。這好比到茶餐廳吃飯,若你點了揚州炒飯,來的菜式變成生炒牛肉飯,那很明顯是難以接受的。

至於陳年能力,往往是看濃度及結構。果味有足夠濃度讓其在陳年過程中慢慢轉弱,並同時變化出其他味道;同時也需要足夠的單寧及酸度,才能保護葡萄酒以防變壞。不過這些都是理論,真實情況需要對酒區的酒有一定經驗及認知。例如每年試波爾多期酒,便需要多年經驗才能猜得準確。更甚的,有些酒的陳年能力是超出基本理論。如Hunter Valley的Semillon,年輕時感覺沒有太大個性,但陳年後會產生烤麵包的香味。因此我們學習葡萄酒,除了多品飲,理論知識都要兼顧,才能相得益彰。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