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其中一大疑難係求救。其實只要學識三大求救原則,就毋須擔心因為求救而招致同事的白眼。
1. 你唔係乜都識╱乜都唔識
如果你在求學時期成績只係普普通通,又自覺沒有甚麼專長,自信心難免會大打折扣。到投身職場,因為缺乏自信,遇到問題時就會浮現「我乜都唔識」的念頭,結果就事無大小都請教同事,令自己淪為職場「麻煩友」。
其實一些較濕碎的問題,如電郵格式、措辭,甚至經常考起新鮮人的影印機使用方法,只要花時間上網搜尋一下,很快便可以找到答案。
相反如果你在求學階段已經是「精英」,當工作遇到疑難時,很容易會浮起「無理由我唔識」的念頭,但一些涉及公司潛規則,又或某位大客的喜好及特別要求,你唔向同事「索料」而一味靠估,最終只會撞大板。所以當遇到自己無法拆解的疑難時,你應該放低「無理由我唔識」的想法,認真考慮尋求協助。
2. 建立求助圈子
即使你下定決心發出求救訊號,但隨即遇上的問題是怎樣找求救對象。在工作間胡亂找人問,你可能要幾經轉折才找到適合的請教對象,結果一次求救就煩到四、五位同事。
應對方法係逐步建立求助圈子,你先檢視一下自己工作範疇最常需要請教的部門,再在部門中留意哪些同事較易話為,並想辦法與這些目標同事「破冷」,例如請飲嘢或尋找可以幫手的機會,從而建立在工作間的求助盟友。
除了同事,不少成功人士都會建立專業求助圈子,例如透過進修認識不同行業的精英,當遇到疑難時,就可以先向朋友「索料」,而不用動輒向同事求救。
3. 有來有往
職場求救最忌「老奉」,向同事或朋友求救後,最少要以一餐飯或小禮物作回禮,日後當同事、朋友要幫手時,你亦要積極提出協助。如此有來有往,日後要再求救時,同事、朋友自然樂於施以援手。
不過有來有往亦要講求平衡,遇上一些只幫過你一次,事無大小都要找你支援的同事,就要懂得以分身乏術為由婉拒。否則,任由自己來者不拒的話,你很快就會燒盡鬥志及精神,份工就變得更難捱了。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