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政府統計數據,持有學位資歷的15歲以上人口佔比高達25%,競爭如此激烈,準畢業生或職場新鮮人要突圍而出,其實可以考慮考取一些另類增值資歷。
水、電、木工
先進國家早已沒有「工字不出頭」這回事,由於少人入行資歷又唔容易考,令水、電木工叫價能力水漲船高。香港近年都出現此現象,持牌水、電木工人數增長追不上需求,再加上大型基建吸走不少這方面人才,令預約水、電、木工師傅上門難度愈來愈高,手勢好的水、電、木工師傅更是唔憂做,往往要加碼才能夠吸引他們修改一下日程優先處理你的維修難題。
水、電、木工供求失衡,投身某些行業,有這類資歷更可以幫助你上位。例如最缺人的物管,物管經常要處理大量維修問題,公司本身的師傅往往排滿期,如果較簡單的維修你可以自行處理,上司必定對你刮目相看,在晉升機會多的是的情況下,自然更容易成為有得升人選。
車牌 + 一手好車
香港養架車好貴,不少人考到牌都將個牌急凍便算,至於兼職做貨Van司機,亦未必係你的一杯茶,故此你可能會疑問考個牌增值作用有幾多?
首先係一些工種,你識揸車可能會着數一些,例如建造業,你揸得一手好車,就有機會獲公司分配車仔一部,方便你載同事、上司到唔同地盤工作。又或投身清潔公司負責管理工作,朝早其中一個重要任務都係揸車送工人到客戶場地,如果你可以兼任司機,工作力自然有分加。
「飾演」公司司機還有一個潛在回報,就係與老細打好關係。曾聽聞某機構有一名初級主任,因為揸得一手好車又擅長溝通,經常要兼任機構司機揸七人豪華Van送董事去機場或到公司開會,久而久之就獲得董事們信任及欣賞,最後就「移動」了他的上司,讓他坐正主任之位。
學「潛力」外語
學外語一直係增值王道法門之一,過去熱門選擇係日文、法文或德文。當然這三類熱門外語現在學都無壞,不過想進取一點,亦可以考慮修讀具持續發展潛力的地區。
韓文係繼日語後最受年輕人歡迎的亞洲外語,從宏觀經濟睇,韓國仍是亞洲領先的科技大國,加上流行文化、時裝的巨大影響力,相信未來十多年學會韓文仍有助提升自身競爭力。
越南是發展迅速的亞洲新興市場之一,貿易戰升溫,令更多企業在當地擴展生產線。一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發跡一代,他們第一桶金往往是在東南亞國家賺得的,年輕人放遠目光,就不妨學習越南話,裝備自己拓展事業發展版圖。
拍片傍身 行行通行
今時今日我們已踏入影像年代,企業機構策動宣傳少不免要拍片,及早學識拍片、打燈、剪接,簡單一點的短片就可以自己操刀,較大型的製作,亦可以在現場作出支援兼檢視製作團隊有無「Hea做」,因為唔同行業都需要拍片人才,具備此技能,求職競爭力就肯定會大提升。
學習會計入門兩大好處
如果你問一問資歷深的上班族,可能他們都會話當年投身社會時從未諗過要識會計,但後來都了解到會計入門知識無得唔學。第一個原因係成為小組長或部門阿頭,計「筆直」、搵承包商都要識計數,到自己創業,就更加無得唔識睇盤數。另一原因是為了投資,強如股神巴菲特,其絕招都係勤力刨上市公司年報,唔識睇財務報表,又如何理解公司業績靚定醜,所以唔好再以怕數字為借口,把握時間學識會計入門吧。
職場數碼技能 三大誤解你要知
在人人「機不離手」的數碼時代,除了消費娛樂之外,在職場上具備一定程度的數碼技能,有助增強工作競爭力。不過數碼技能及知識五花八門,到底要學邊樣?一味靠估,倒不如聽一聽人力資源專家 —— Michael Page區域總監Howard Chan的精闢分析,免除一些誤解。
誤解一:提升創科力=學寫Code
提起I.T.,大家都可能會想起寫Code ( 編程 ),甚至有人預言未來語言將會消失,取而代之就有程式碼,亦有家長安排子女學寫Code,期望藉此在創科戰線上贏在起跑線。不過天資人人各有不同,有少人看到那堆程式碼就頭痛,如果你是有寫Code恐懼症的話,又毋須太憂慮。其實如職位無相關要求,則無必要學習編程,例如會計師就不太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應用到編程技能。即使是涉及I.T.工作,如負責操作顧客關係管理 ( CRM ) 平台、數據分析,亦未必需要懂得寫Code才勝任。所以人力資源專家建議準畢業生不妨先仔細研究目標職位所需的數碼技能。
隨着中港交流頻繁,使用微信都是本地職場的新標準技能,熟習使用微信,你便可以與內地同事或客戶透過微信溝通、分享文件及進行會議。此外,在雲端技術普及下,Google文件、Drobox等雲端共享平台已成為工作團隊不可或缺的工具,準畢業生及早掌握應用竅門,亦有助提升數碼實戰力。至於學習門路,修讀數碼技能課程或申請相關實習職位,都是不錯的途徑。另一門路係創立自己的虛擬數碼項目計劃,推展項目時,便可以利用網上資源建構網頁、聊天機械人或網上商店,從而掌握職場經常用得著的數碼技能。
誤解二:識玩Facebook、IG就掂
即使你識玩的定義係密密出Post,儲埋大堆朋友、Followers,亦未必懂得管理一間企業、機構的社交平台賬戶。在企業眼中,真正識得玩社交平台應該係製作的內容緊扣營銷策略,並要深諳平衡之道及適可而止。要洞悉一名求職者這方面的本事,最直接方法係看一看他們的社交平台賬1戶。事實上,愈來愈多僱主會因為不喜歡求職者的社交賬戶內容而打消聘用念頭;同樣地,亦有僱主欣賞求職者在社交平台上的創意及心思,而予以聘用。因此如目標職位有涉及這方面工作,大家就好應該花一點心機「整理」一下自己的社交平台賬戶了。
誤解三:硬技能已取代軟技能
既然數碼技能如此重要,又愈來愈多溝通是在網上進行,似乎硬技能重要性已取代軟技能。然而根據Michael Page 2019年香港薪酬基準報告,今年各行業對溝通能力高手的需求仍然殷切,當中包括金融服務、消費及零售、金融科技等本地熱門行業。因此人力資源專家提醒雖然重複性高的營運工作已日漸自動化,但強大的策略管理、溝通能力仍是準畢業生須具備的技能,因此除惡補數碼硬技能,亦不要忽略軟技能對求職成敗重要性。
文:Peter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