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定要坐定定嗎?「坐」 必須要 「定」 嗎? 我們自小就被訓練安坐,從Playgroup到N班......「坐定」似乎與專注劃上了等號。
的確,學生隨便離開座位到處亂跑,難免會對身旁的同學做成影響,亦可能會影響教學。但這都不代表這名學生沒有專心上課,這些動個不停的行為有可能是在回應內在警醒度不足的需要。
不同的專家學者分別就一些動態的座椅 ( Dynamic Seating ) 如波波椅、充氣坐墊和搖搖椅等動態的座椅系統作出了研究。研究發現這些工具都能減少ADHD學生離開座位的情況,並提升他們於課堂的參與度,及學習的效能 ( Schilling et al, 2003; Pfeiffer et al, 2008 )。其中Schilling et al, 2003的研究發現,良好的效果在轉換使用普通座椅的時侯便隨即消失,而恢復使用動態座椅時又立刻恢復。由此可見,「動」可能是一種用來輔助專注的「方法」。( *但「動」的需要並不是透過短期坐動態座椅便能減少的。*要「動」多一點才能專注就好像近視要戴眼鏡一樣,是不可透過多用輔助工具而減少對其的需求。)
雖然有研究證實動態的座椅系統有效,但亦有研究發現效果不大。這與我們臨牀所見的情況完全吻合。問題不在於座椅是否有用,而是在於學生的多樣性。簡單來說,就是學生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不能專注。首先,警醒度的不足是普遍ADHD學生共同出現的情況,但這不是必然的狀況。比如說,學生警醒度過高,以致他常處於緊張及不安的狀態時,同樣有機會出現ADHD的行為症狀,而被診斷為ADHD,而透過甚麼感覺輸入才能最有效調節警醒度亦因人而異。再者,若面對前庭平衡感覺有障礙的學生,坐在波波椅上可能會容易失去平衡,那波波椅就變得更難令他專注了。
哪麼,當面對孩子的專注力問題時,可以如何了解他們更多呢?
1. 了解他的專注與警醒度的關係。例如:放鬆或是醒神一點的時候比較能專注
2. 他會透過甚麼感覺來協助自己專注?例如:
• 搖動╱跑跳 ( 前庭覺 )?
• 哼歌╱强烈拍子的音樂 ( 聽覺 )?
• 喜歡光亮或是昏暗一點 ( 視覺 )?
• 觸摸不同質料的物件 ( 觸覺 )?
• 用力的活動 ( 肌肉關節感覺 )?
• 吸、啜、咬東西 ( 口腔感覺 )?
以上都是一些我見過有效的方法,但沒有一個方法能完全適合所有學生,唯有包容與愛是尋找合適方法的不二法門,亦適用於所有學生 ── 「Love never fails」 ( 林前13:8 )。
若學生已確診或懷疑患有ADHD,就必須盡快尋求合資格的專業人士作出評估及介入。
參考資料:
Schilling, D. L., Washington, K., Billingsley, F. F., & Deitz, J. (2003). Classroom seating for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Therapy balls versus chairs.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7, 534-541.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