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少網友都說自己的Facebook賬號遭停用,部分被要求上載個人正面照片及電話號碼,但更多的是即使跟足手續,賬號仍然未能重啟,甚至連開發者賬號亦不能幸免。這情況於近幾年其實經常發生,適逢現在香港處於非常時期,大家便更加敏感了。
Facebook對賬戶的審查一向頗為嚴格,有時更頗惹爭議。早兩年,Facebook表示為了協助用戶避免遭別人發放色情照報復,竟要求用戶先自行拍下祼照,再上傳到Facebook上製作「Fingerprint」,若日後別人真的上載用戶的不雅照片,Facebook便可自動把照片移除。
記得五年前的雨傘運動,Facebook及旗下的IG和WhatsApp是網上動員的重要工具。但來到今次的反佔中運動。大家卻已經改用Telegram。我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Facebook刻意阻止政治資訊的流通,另亦因為Facebook上已有太多打手,公眾對這個平台早已產生懷疑,於是選擇一個更有效的平台去交流了。
但更大原因,是大家都相信在Telegram上討論敏感話題,遠比於Facebook及旗下的社交工具安全。除了因Telegram的加密功能極其優異,即使資訊遭有心人截取、亦不容易破解外,另外更重要的是Telegram及其創辦人對政治審查的態度。這一點,要從Telegram的創辦人保羅•杜洛夫說起。
話說在2006年,年僅22歲的俄羅斯人保羅•杜洛夫於聖彼德堡創立了類似Facebook的社交媒體平台「VK」。幾年間,VK成為俄羅斯語系國家之中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台,使用者數量更勝當年已如日中天的Facebook。因杜洛夫自少在意大利受教育,信奉西方的民主思想,在VK上,用戶可暢所欲言,而VK亦多番拒絕接受多國政府審查。
至2010年,北非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網民於VK上發起反政府示威,導致政權倒台。事件令俄羅斯政府視VK為心腹大患。結果經過一連串的商業收購、打壓、威脅,VK終成為俄羅斯國企,而本為CEO的杜洛夫則被逼放棄自己創立的公司,拿着一大筆錢,與其兄及12位VK的核心程式員離開俄羅斯,過着浪跡天涯的生活。
其後,杜洛夫及其兄創立了Telegram。有趣的是,雖然Telegram的用戶數量幾可與Whatsapp匹敵,但事實上至今仍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有說Telegram的發源地在德國,也有說現在杜洛夫等一行人在杜拜。一行人行跡神秘,說穿了也只是為了躲避世界各大政權的威脅。
於我看來,這位有「俄羅斯朱伯格」之稱的杜洛夫,遠比原裝正牌的有骨氣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