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氣候變化令綠色金融受到重視,促使資金流向低碳、可持續發展、能抵禦氣候變化的投資計劃和產品,以至企業。國際投資大氣候已經轉變,扭轉了固有的看法,當然仍然會追求回報,但着眼點在於追求可持續,能夠適應氣候變化的回報。
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在內,全球多個金融中心都在推動綠色金融,讓企業可以為其綠色項目籌集資金,而投資者則可以參與一些可持續發展,具有環境效益的投資項目。
發展綠色債券市場
香港政府於2018年宣布推出借款上限達1,000億港元的綠色債券發行計劃,為本港的綠色工務項目提供融資,同時成立「綠色債券資助計劃」,以鼓勵綠色債券發行人透過香港品質保證局的「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申請綠色認證。
上市公司加強披露環境資料
人們開始意識到氣候變化與企業財務並非無關係。投資者、評級機構、分析員及投資顧問在評估一間企業的價值時,有需要計入與環境,尤其是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因素。
中國內地正在推進於2020年或之前強制規定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相關內地政策,加上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 ( TCFD ) 的建議,會成為本港上市公司加強披露環境資料的重要參考。
謝絕金融市場「漂綠」
對於投資及金融產品怎樣才稱得上綠,現時並沒有一套國際通用的標準,產生所謂的「漂綠」( Greenwashing ) 問題,即投資項目或金融產品為了得到融資,借綠色金融過橋,掛上「綠色」的標簽,卻名不符實。
有些投資者會視綠色金融為一個投資主題,其實綠色金融亦代表著一種投資觀念或思想,我們投資一間公司或投資項目時,除了要分析傳統的財務數據,亦要計入包括ESG ( 環境、社會和管治 ),特別是氣候變化因素。因此負責管理資產的公司亦可能需要加強披露,讓投資者了解他們的決策過程中,有沒有及怎樣納入ESG因素。
推廣綠色和可持續投資
發展可持續和低碳經濟,不能單靠來自政府的資金,更多需要來自投資者的資金。投資者的認同和支持,將左右綠色金融的發展。投資者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亦會令到公司董事局及管理層更加重視ESG對企業形象和業績的潛在和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