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投資導航】買美國債券基金好嗎?

有人問過:「買美國債券基金好不好。」亦有些人曾留言指:「買得起債券基金是否高端客戶? 買得起債券…」其實不是的,在香港如果購買債券基金,約5萬10萬港元就可以買得到。至於債券,一般入場費大概10萬至20萬美金。現在香港很多業主都有能力買得起。我(諗Sir)個人認為,他們未必是什麼「高端客戶」。

 

 

債券在香港是比較少人提及的。談到買美國的債券基金,基於美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債券都在美國上市,種類可以是新巴西的國債、美國國債、騰訊發的債、內房債….都可在美國買到。所以要攪清你問的是那哪種類型我才能答得更精確。

 

 

今天不妨談談美國本土發明的:美國次按貸

 

美國其實早在2008年曾發生次按債券危機,這類債券確實值得避免,其實亦能留意到,按揭本身是可以證券化的,因為按揭的債務結構與債券近似,譬如:假若閣下向匯豐借了500萬,月供15000,這個就是債券的雛形。有些人是可以向銀行提出收購某人在銀行的債務,等於用500萬幫某人「贖身」,然後某人月供那15000蚊,就變了收購人的利息。

 

買得起閣下的債務的人,就是閣下新的債主。按揭的債務是可以買來買去,而美國2008年做得最錯的事,就是他們肆意及加上槓桿,專買一些黑人組成的sub-prime mortgage,即是次級按揭債券。這些債券,由於美國一旦失業率升,基於有色人種的失業率較高,違約率增長得很快。

 

當年美國就有些人將一些結構產品,把80%最靚的無風險美國國債,混入20%次按債券,當失業率上升時,次按債券幾乎變零。可是買家認為裡面8成的東西都是最靚的美國國債,唔會有事,為何會跌會10-20%這麼多?

 

原來買家唔明白當中已經滲入了次級按揭債務。最後引發了一輪的互不信任與估售潮,2008年的次按債券危機就是這樣產生。諗Sir認為再次發生這樣的東西機會不大了,不過了解美國債市必須由此開始,講返香港銀行,都有些職員會推介Mortgage Income fund用來實踐收息,但是我諗Sir就很少提及,因為其實我心裡有這個故事,亦都已經跟我收息學員面授分享。由於美國的債券市場確實十分之大,今日只能夠跟您說說應該避免的地方,

 

有機會再跟您詳談值得投資的,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