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聞名國際的美食天堂,大部分消費者都喜歡於到訪新餐廳前瀏覽不同的評論網站,如TripAdvisor或開飯喇 ( OpenRice )。不過,這些網站的評論值得信賴嗎?倫敦商學院管理科學及營運副教授Nicos Savva指出,這些消費者喜歡使用的評論網站,如服裝、電子產品、酒店或餐廳等,均存有缺陷。
網絡社群的力量
Nicos表示,評論網站原則上結集了大量群眾外包 ( Crowdsourcing ) 資訊,讓消費者能作出更好選擇。可是,他的研究發現,當資訊愈來愈多時,不少問題會因而產生。
他認為:「理想科技主義者希望互聯網能成為一個不斷更新,而且資訊豐富的環境,每個人均可自由地提出其經驗和意見。有些人更認為,當我們得到愈多不同的意見,所得到的評論便愈準確。可是,這種群眾外包概念卻會被訊息產生的過程破壞。」
網上正面評論的「惡性」循環
舉例,一位食客在某餐廳用膳後,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評論。假設該用餐經驗不俗,而評價亦寫得正面,看完評價的人便會被吸引到訪該餐廳,繼而撰寫他們的正面評價。長遠來說,這些正面評價便不斷循環,令餐廳愈來愈受歡迎。
可是,這種循環對消費者而言是低效的。因這意味着那些未被發掘但具潛在優勢的餐廳無法得到任何關注,這些餐廳幾乎沒有機會向消費者證明自己的實力。
打破循環
那應如何取得平衡?答案在於自覺地限制資訊流通——採用「公開部分訊息」模式。雖然,這模式可能令部分人不滿,但這種模式長遠來說對消費者更有利。
Nicos指:「我們的研究指出,向公眾披露全面資訊比不提供任何資訊更有利。可是,即使全面資訊模式打破了零資訊模式,均不及精心設計的『公開部分資訊』模式優勝。這種方法的設計特意讓平台提供更含糊和各式各樣建議,例如,特意介紹一些非熱門餐廳。」
這樣便可以鼓勵消費者發掘更多未有名氣的商戶,讓他們有機會向潛在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價值。而要點是平台只需提供豐富一點的資訊,而不需過度提供,這樣才可令消費者持續發掘到適合自己及有用的資訊。
Nicos認為,群眾外包資訊已改變了產品及服務的推介和評論模式,集合了消費者於不同範疇,如旅遊、酒店、專業服務、消費品和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個人經驗,並與其他人分享。但是,群眾外包模式存在一個需要正視的缺陷:我們要負責任地管理資訊間流通,才能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
文:倫敦商學院
圖:Shutterstock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