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聯網普及後,不少創新的通訊工具應運而生,例如WhatsApp及WeChat等。這些通訊工具改變了以往的溝通模式,令大家以更經濟、更方便的環境下通訊。然而,隨着這些通訊工具因應不同情況下出現事故,令大家對這些應用程式的要求更精益求精,而當中Telegram便是在這種環境下被發掘出來。
筆者深信WhatsApp仍然是現今最普及的通訊程式之一,目前用戶已經超過了十億人;然而多年來一直被世界各地的網絡安全專家恥笑,指摘其安全系數太低,通訊內容較容易被截取。至於Telegram,有專家認為是現時世界上最安全的通訊軟件,擁有超過二億的活躍使用者,是WhatsApp的熱門替代品。這個通訊程式建基於雲端,與WhatsApp一樣,能夠在多個平台上運行, 並具有預設的語音電話端到端加密功能,可確保任何人都無法收聽你的電話。然而,用戶需要手動打開消息加密才能防止存儲。
自反對政府強推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活動出現後,筆者深信Telegram便成了最受歡迎的通訊程式,反修例力量在社交平台發表宣傳,例如不同的懶人包、製作短片、微電影等,讓群眾簡單明白為何要加入反修例,更適合現時年輕人的閱讀習慣。Telegram的群組最大可容納20萬名用戶,現時反修例群眾都在Telegram討論,達成共識後就會由群主對外公布結果,然後在其他社交平台呼籲群眾加入支持,形成強大的動員力量。
此外,Telegram可以隱藏電話號碼、刪除賬號、訊息自動毀滅等,都是網民熱愛的功能。在運動未激化時,個別Telegram群組可以在一天內湧入數萬網民,用戶一般使用假名,除了這個名字,與其他人可謂互不相認,將用戶間的權力差距降到最低,形成了去中心化的氣氛。相比Facebook,Telegram的程式較為精簡,在現場網絡訊號薄弱的時候,差別就很大,連2.5G也能收到的Telegram,卻更有實用價值。
Telegram由俄羅斯人杜洛夫兄弟發明,他們在德國柏林創立Telegram,公司架構極為簡潔,就是一支十多人的極菁英化小隊,以保護用戶私隱為重心,用自己發明的新通訊協定。公司性質亦為非營利、不上市、不賣廣告,追求的是一種網絡時代的理念。總結,筆者期望現時社會的激烈狀況盡快平復,大家能夠善用Telegram 於其他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