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物業管理發展僅數十載,惟隨著經濟起飛,地產市場蓬勃,加上社會對房屋需求殷切,未來房屋單位供應龐大,對物管的需求有增無減。然而,疫後業內續現「人手荒」,亟待有志之士投身,業界可如何自處?
寮屋大火後興起物管概念
物管的概念並非新時代產物,歐洲地區可追溯至中世紀,王室或教會屬地的房產交予管家專門打理;至工業革命加劇城市化及基建發展,中產階層冒起,物業成他們財產的重要部分,其時物管業已漸成雛型。然而,香港要到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後,港英政府借鑒英國公屋管理模式,才引入專業房屋管理的概念。
其後,時任政府先後於1970年推《多層建築物(業主法團)條例》(第344章),並於1993年修訂及易名為《建築物管理條例》;賦予業主具體權力及責任管理大廈的公用部分,或由法團聘請物管公司,以更有效管理大廈事務,確立物業管理服務的專業地位。
物業管理行業漸趨專業化
時至今天,香港的物管業已趨向專業化,《物業管理服務條例》將於今年8月全面實施,藉以提升物管服務的質素,推動業界發展。目前有超過200多間物業管理公司、約1.2萬名物業管理從業員已申領牌照。
至於物業管理的工作,亦早已超越保安、清潔及維修等基本服務,涉及七大職能專業範疇,包括管理、清潔、維修、財務管理、設施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以及法律服務。加上,過去數年業界結合科技抗疫,積極研究物聯網應用,配合虛擬、擴增及混合實境技術,專業範疇進一步擴展至智能科技服務。
疫後逢移民潮業內求才若渴
物業管理顯然是朝陽行業,本港樓宇持續老化,推算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樓宇數目,將於20年後急增四成,要維持樓宇良好狀況,物業管理不可缺。加上,政府預計未來十年將有43萬個房屋單位落成,市場對專業物管人才需求有增無減。然而疫後各行業職缺增加,適逢移民潮,業內「人手荒」乍現,尤以保安最為缺人,其次為物業管理技工及維修主任。
為吸引更多新人入行,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早已就物管人員牌照兩級制,認可59個指明物管或同等學歷,提供更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大學生畢業後,可從物管主任起步,再逐步晉升中、高級物業管理人員。據人力資源公司MichaelPage的薪酬指南,以設施管理經理為例,平均年薪可達78萬元,如晉升至主管級,年薪更可高達120萬元。以筆者經驗,如管理資產價值較高的物業,待遇可以更佳。
採用智能科技舒緩人手壓力
展望將來,業界需積極招攬新血,更應與時並進,廣泛應用智能科技,以簡化工作流程及舒緩人手壓力,長遠能提升樓宇的安全,減低服務成本。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理事李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