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全城人手不足,唯靠科技解決

據香港政府統計署公布數據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本港失業率由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的2.9%微升至2024年1月至3月的3%。同時,就業不足率亦由同期的1%略增至1.1%。雖然香港的失業率總體上仍維持在全民就業水平,理論上應屬正面訊息,然而市民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感受卻大相徑庭。


歷來,低失業率被視作經濟繁榮的標誌,象徵着就業市場活躍,民眾收入穩固。然而,近期港人普遍察覺到數據與經濟現實之間存在顯著落差。正如筆者早前提及市面上「吉鋪」湧現,股市樓市亦持續疲軟,這些均削弱了市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


3%的失業率理論上屬極低水平。然而實情是疫情過後,香港各行各業普遍面臨人手短缺的困境,甚至不得不依賴輸入外勞以應對。此現象並非源自經濟增長,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如移民潮導致本地勞動力供應減少;部分市民為符合申請公屋或居屋條件,選擇從事散工等低收入工作;還有部分畢業生採取「躺平」態度,只從事兼職工作。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低失業率與經濟現實之間的落差。


經濟增長放緩,令許多僱主對未來前景感到迷茫與不確定,因此在擴張業務時態度趨於審慎保守,即便有招聘需求,也僅限於填補員工流失的空缺,不敢輕易擴張。而面對各行業的人手短缺,僱主不得不提高薪金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加重了經營成本,令經營環境更為艱難。


筆者認為,僱主應積極探尋科技解決方案以替代人力,從而解決勞動力不足之困。例如,酒店業已全面實施「減塑」措施,導致員工工作量大幅增加。東涌國泰城內一間專為機組人員提供住宿的酒店,便率先引入智能自助機,提供洗漱用品自動售賣服務,有效減輕員工工作負擔,並為顧客帶來更加便捷環保的服務體驗。


此外,由於招聘困難,物流及倉庫服務業亦開始使用電動手推車以輔助員工工作,減少體力勞動及職業傷害風險,使得原本對體能有較高要求的職位也能聘用一般體質或年長人士。這些電動手推車充電一次即可行駛8公里,符合節能環保的時代趨勢。此等利用科技解決營運難題的前瞻性舉措,極具借鑒意義。


筆者始終堅信「危中有機」。企業與僱主應正確認知當前經濟形勢與挑戰,並積極尋求應對之策。在尋找新出路的同時,往往能夠發現新的商機。唯有擁抱創新與科技,方能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堅定向前,把握持續發展的方向。